自8月1日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啟動兩步申報改革試點以來,這兩天已經有大量企業找我面談或電話咨詢。尤其是報關企業的負責人,他們都提到了兩步申報這四個字。我深感,用他們的話說,這次通關模式的改革不僅認為海關改革的步伐太快,而且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危機感。
首先,由于一些與進口報關公司合作的貨運代理已經開始嘗試簡單的報關業務,他們只是繼續委托報關公司報關各種類型、分類困難的貨物。實施兩步申報后,允許進行匯總申報的第一步。如果貨物既不被禁止也不接受法定檢驗,只需申報11項,其中商品代碼只需填寫前6項。
涉稅貨物只需提供納稅擔保備案編號或納稅擔保保險單。因此,即使貨物種類繁多,很難分為進出口貨物,對于沒有報關經驗的貨運代理公司來說,也不再是問題。此外,一些進口商和出口商也非常關注兩步申報,并渴望嘗試。這些都會給報關企業未來的業務量帶來隱患。
第二,反映進口報關公司專業水平的預分類業務也受到一定影響。自2007年起,中國海關協會首批頒發了105個進出口商品預分類單位證書,這些企業開始為進出口企業提供社會化預分類咨詢服務或書面預分類意見。
目前,海關仍普遍認可具有預分類資格的報關企業出具的預分類意見。但是,由于兩步申報第一步的匯總申報,只需要申報商品編碼的前6位數字,商品分類的難度系數一次降低了很多。如果海關檢查貨物,那么海關相當于幫助企業完成10位商品代碼的確定。
如果海關不進行檢查,企業在提取貨物并運輸到企業后,根據貨物的實際情況完成第二步申報要簡單得多。因此,進口報關公司和貨運代理企業可能不需要做商品預分類,而報關企業所擁有的進出口商品分類的專業優勢將難以再做,這讓報關企業的老板們充滿擔憂。
在這次交流中,我感到高興的是,許多進口報關公司在實施兩步申報后,已開始積極尋找應對挑戰的方法。幾家大型報關企業聯合召開會議,研究兩步報關實施后報關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和經營策略。還有幾家企業共同研究共享報關模式,統一各自企業的報關業務。
其他報關企業首先積極聯系航運公司或航空公司尋求合作。也就是說,運輸公司和航空公司將在運輸工具裝運后立即包裝清單并將其發送給進口報關公司,報關公司可以根據清單開始準備匯總申報。其他報關企業也在尋求與貨運代理的業務合作,即將報關的專業性與貨運代理的實力相結合。
其他兩三家進口報關公司正積極準備在一年內完成海關對AEO先進認證的申請。否則,他們將沒有機會獲得進出口發貨人委托的招標會議。他們擁有AEO高級認證資格,是與貨運代理合作和談判的砝碼。
總之,兩步申報和一石激起風暴。這不僅是挑戰,也是機遇和試金石,考驗著進口報關公司的實力和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