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發布了國發32號文,即《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是航運業低迷中的又一項有利國家政策。在上半年外貿進出口平平、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航運業的復蘇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上半年航運業復蘇緩慢。
作為國家基礎戰略行業,航運業在陷入低迷已經有幾年的時間,航運的發展關系著我國貨代公司、外貿企業等一大批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市場的持續低迷,對我們經濟的發展已經起到了負面作用。本次意見的發布,將海運的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上來。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如此重視海運業的發展。本次意見政策相當有力,將從頂層設計我國航運業的發展,更好的完成資源配置和航運體系建設。
意見中最大的亮點便是“貨載保留”政策的提出,所謂“貨載保留”,就是要讓本國的航運公司承運更多的進出口貨物,就是要“國貨國運”,只不過貨載保留給予國貨國運的程度有多大,有待商榷。我國在2003年加入WTO的時候,“貨載保留”政策被取消,時至今日,我國航運企業的發展現在出現了困境的局面。“國貨國運”政策,期望國內公司與航運公司達到嚴密的戰略聯盟,鼓舞中國公司之間形成日本式的聯盟合作關系,中國公司收購或出口的貨品,盡可能由中國航運公司來承運。
航運業的復蘇的步伐不見起色,本次政策能給予在泥潭中的航運多大幫助,需要一段時間來驗證,貨代公司、班輪公司的春天是否來臨了,還需要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