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專家表示,國際物流正在逐步迎來區域一體化、跨界電商等機遇,國際物流也將加速實現數字化轉型發展,“數字服務的普及,數字發展的發展,服務內容的集成化,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數字化發展”。
船運業探索以數字化提高服務可靠性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從2020年下半年起,國際物流市場出現了大規模漲價、爆艙、缺柜等情況。到2020年12月底,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指數達到1658.58,為近12年來的高水平。盡管春節后運費略有下降,但蘇伊士運河突發性事故卻使運費創下新紀錄。
維護國際供應鏈穩定,風險可控,把產業鏈放在地區,供應鏈匹配,在極端情況下保證生產可靠性和運力有效性成為關鍵。有資料表明,亞洲地區航線運量增長潛力巨大。市場機構分析,雖然短期內集裝箱新造船市場仍暗藏危機。由于船舶價格處于歷史低位,集裝箱運輸市場表現亮眼,班輪公司新一輪優化運力等因素影響。
中歐班列受疫情影響,跨境電商物流迅速發展
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國際航運業出現了飛漲的局面,一些中國的出口商也開始尋找新的運輸方式。中歐班列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據統計,2020年中歐班列開行1.24萬列,首次單年單程開行超過1萬列,比去年同期增長51%,貨柜113.5萬標箱,同比增長56%。
全球物流數字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目前,整個國際物流業的外部環境、市場需求、經營模式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如服務單一、運輸成本高、信息交換效率低、運輸過程不透明、供應鏈各角色協作效率低等問題。與電子商務、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5G、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相比,這些瓶頸都有可能被打破。
同時,國際物流數字化領域出現了投融資的熱潮。經歷了近幾年的發展,在細分領域頭上的國際物流數字化企業受到追捧,行業大額融資不斷涌現,B輪及以后融資輪次明顯增加,資本逐漸向頭部聚集。